禁止进口俄罗然气明显内部欧盟分歧是否斯天
欧洲联盟成员国领导人就部分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达成一致后,否禁5月31日围绕是止进否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展开讨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主张对俄制裁加码,口俄在新一轮制裁中加入“禁气令”;德国、气欧歧明奥地利等国坚决反对,盟内称这一话题“不在讨论范围内”。部分
欧盟5月30日、否禁31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止进讨论对俄制裁等议题。口俄在30日的气欧歧明会议中,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同意立即禁止进口75%的盟内俄罗斯石油,由管道供应的部分石油暂时例外。这为欧盟推动实施第六轮对俄制裁扫清障碍。否禁
按路透社说法,止进对俄部分“禁油令”获得通过后,口俄是否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成为欧盟成员国之间新的争论焦点。
欧盟内部分歧明显
5月31日会议开始前,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提出,应在第七轮对俄制裁中加入“禁气令”内容,但她承认对此不抱太大希望。她对媒体记者说:“我认为,天然气必须纳入第七轮制裁,不过从现实来讲可能办不到。”
拉脱维亚总理克里斯亚尼斯·卡林斯对禁止进口俄天然气表示支持。按卡林斯的说法,欧盟就部分禁止进口俄石油达成一致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主张遭到欧盟多国反对。奥地利总理卡尔·内哈默告诉媒体记者,欧盟不会在第七轮对俄制裁中讨论禁止进口天然气。他说:“天然气禁运不会成为讨论话题,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也已经明确表态。”
“断气”不同于“禁油”
俄乌冲突升级前,欧盟所需天然气的大约40%、所需石油的大约30%从俄罗斯进口。按内哈默的说法,“禁油令”和“禁气令”情况不同。他说:“俄罗斯石油较为容易找到替代品,但天然气完全不一样。因此,天然气禁运不会成为新一轮制裁的讨论话题。”
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暗示,欧盟暂时不需要扩大对俄制裁。谈及欧盟达成的部分“禁油令”时,他说:“这是重要的一步。让我们暂停一段时间,先看看这一轮制裁带来的影响。”
在他看来,禁止进口俄天然气对俄罗斯的影响将小于“禁油令”,但会给欧盟带来更多难题。
欧盟委员会分管能源事务的委员卡德丽·西姆松上周说,欧洲正在尽可能多地储存天然气,欧盟国家正在快速提高处理液化天然气的能力。但是,要应对俄完全切断对欧盟成员国天然气供应的情况,欧洲还需做更多准备。
(责任编辑:休闲)
-
气候大会“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巴黎协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姆雷玛 (Elizabeth Mrema) 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两个问题同等重要,没有高低之分。”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 ...[详细]
-
据《海湾时报》报道,自2022年1月以来,由于全球原油价格上涨,尤其是受俄乌冲突影响,阿联酋的汽油价格已飙升逾56%。自阿联酋在2015年8月解除燃料价格管制以来,汽油价格首次突破4迪拉姆大关。阿联酋 ...[详细]
-
据海上风能网6月10日报道,近日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在纽约启动了一个海上风能创新中心Offshore Wind Innovation Hub),他们表示,该中心将促进与初创企业的合作,为不断 ...[详细]
-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本周以内再次出现倒挂的情况,投资者权衡美国经济在俄乌不停火且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大背景下的前景,纽约股市三大指数盘中不止一次转跌,最终勉强收涨。标普大盘的11个板块 ...[详细]
-
当地时间11月10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消息称,俄罗斯计划在G20峰会上宣布向国外市场供应粮食和能源的举措,以及加强与土耳其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意向。俄罗斯外交部还表示,俄外长拉夫罗夫将出席全体会议,并在 ...[详细]
-
欧盟国家能源部长当地时间6月27日在卢森堡举行的会上决定,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整体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至40%。此前,欧盟设定的目标是可再生能源占比至少为32%。 ...[详细]
-
欧盟上月宣布,计划在2027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针对欧盟的这一表态,奥地利能源部长格韦斯勒表示,对奥地利来说,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在目前阶段是不可能的。奥地利能源部长:很难完全切断对俄罗斯 ...[详细]
-
德国时间5月8日晚上,在德国卡尔夫区的Althengstett,一户用电池储能系统爆炸,造成了数十万欧元的损失。据警方称,公寓楼的损失达40万至50万欧元。根据地区消防队协会的发言人的说法,此案现已结 ...[详细]
-
当地时间11月21日,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穆罕默德·阿卡布同到访的捷克工业和贸易部长约瑟夫·斯克拉举行会谈,双方有关能源和矿产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谈。双方在会谈中重点讨论了两国在能源和矿产领域发 ...[详细]
-
舍弗勒集团全球约200个分支机构举办约4,000场专题研讨会全球员工共提出20,000多项气候保护创意提案和建议,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发起"低碳通勤"倡议,以积分换捐助的方式支持 ...[详细]